
最美的声音是校家同频的回响,最温馨的港湾是校家共育的摇篮。
家访工作不仅是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一座桥梁,更是了解学生家庭环境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、增强校家合作的有效途径。
在信息工程部2424班有着这样一个孩子。他求知欲强,每次晚自习都能看到他向老师询问难题的身影。他学习自觉刻苦,路过他座位时总能听到他刷题时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,有时学习进度还能跑在老师所教内容的前面。他在校期间表现优秀,遵规守纪。在本学期期中考试中拿下多门单科第一,总分居于班级前列。其中,尤其擅长数学和政治,政治以接近满分的98分在年级排名第一,数学以134分在年级排名第八。
这个孩子名叫吕嘉豪,他在校期间尊敬师长,团结同学。但由于高中阶段来到了一个新学校、新班级,他偶尔会有些放不开……
2025年1月14日下午,信息工程部熊部长和2424班班主任梁皓珣老师、任课老师陈仪老师一起来到了吕嘉豪家中。
门口,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女孩正晒着太阳、看着电视,班主任猜想这应该就是他家中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妹。果然,小女孩带着好奇和笑容带我们走进了家里,吕嘉豪的妈妈已在家中等待老师们的到来。
一进房门,便能看到墙上的不少红色奖状还有孩子们的照片。仔细一看,有不少吕嘉豪之前获得的“战绩”。班主任先将吕嘉豪一学期的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,家长了解到孩子在校表现不错绽放了笑容。
紧接着,班主任询问了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,家长表示孩子在家的生活习惯都不错,比较自觉,但是在家交流的不多。于是就这个问题,班主任将孩子在校的一些人际交往情况也反映给家长,家长表示会多多鼓励孩子。
本次家访的完满结束,获得了家长的好评。家长对于学校的管理是信任的,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期待的。在离开时,还能听到邻居称赞学校的家访活动十分温暖以及对吕嘉豪的称赞。
家访不只是敲开一扇扇家门,更是敲开了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心扉。教师与孩子、家长围坐一堂,分享成长的喜悦与挑战,共同探讨教育的真谛。
在这些温馨的瞬间,我们更加坚信:教育,是爱的传递,是希望的播种。
作为一名当代教师,我始终坚信教育是没有捷径的。唯有教师向下扎根,托举孩子们向上生长。这一学期,我和孩子们一起穿梭在早七的阳光和晚九的月光里,与时间赛跑去追赶一场场日升月落。而我的时间在此定格,只为记录他们的青春,也见证了她们的成长。
我会用满满的能量去传递爱和教育理念,让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去发光发热。坚守本心,上一堂趣味语文课,做一个德育工作者。
来源:信工部
文字、图片:梁皓珣
编辑:张俨
初审:杨志平
复审:帅小梅
核发:万丽琴